「疫情下的關愛精神意見調查」發佈會

2022-07-30

新聞稿
2022年7月30日

2022「疫情下的關愛精神」意見調查
近九成家庭疫情下增加相處時間,三成經常衝突;疫情下一成七家庭快樂指數不合格,近兩成知道家人有困難仍很少鼓勵對方;超過八成家長認為疫情令自己及孩子更主動關懷身邊人。

【CEO家長 ‧ 疫地宜笑計劃】鼓勵香港家庭發掘並發揮「關愛和包容」精神,以正面樂觀態度面對疫情挑戰,「疫地宜笑」。

香港家庭教育學院(IFE)於本年7月14日至7月25日期間進行一項有關「疫情下的關愛精神」的意見調查,希望了解疫情期間家庭的壓力及家庭快樂指數、與他們關愛及包容家人的情況。調查以電話訪問形式在全港隨機抽樣訪問有子女就讀中小幼的家長,成功訪問1039人。

近九成家庭疫情下增加相處時間,三成經常衝突
調查問及家長和其家人,會否因疫情的緣故而增加相處時間(1非常不同意,5非常同意),結果發現近九成受訪家長(87.4%)表示有增加相處時間(3-5分),而當中超過四成(40.8%)表示非常同意(5分)。

調查亦問及受訪家長過去三個月,家庭曾否發生衝突,發現超過三成(30.6%)家長經常與家人發生衝突,另有超過四成(41.2%)間中與家人發生衝突,當中中學生家庭最多(34.9%),其次,幼稚園(31.7%)和小學生(27.4%)。另外,調查訪問家長在家庭衝突過後,會否主動向對方表達歉意,當中超過三成(35.1%)表示很少(20.7%)或從不(14.4%)在家庭衝突後主動向對方表達歉意。

調查訪問家長在疫情期間的家庭壓力指數(1分為不感到壓力,5分為最感到壓力)。結果發現近八成受訪家長(77%)表示感到壓力 (3-5分);當中最感到壓力(5分)的家長,分別為小學(22.2%)的家長以及幼稚園的家長(21.4%),其次為中學的家長(20.1%)。

香港家庭教育學院董事余榮輝先生認為,疫情期間大部份家庭與家人的相處時間有所增加,與此同時家人之間的磨擦也相繼增多,這是可以理解的,尤其中學生處於反叛期,可能與家長會有不同的意見,加上疫情下生活規律改變,亦可能增加家庭衝突機會。余先生提醒,家人相處之間應該多點愛,多包容和善意提醒對方,以免出現家庭吵鬧情況。最後,大家亦要學習在衝突後與家人分享自己的感受,反思在衝突中有否傷害了對方,亦宜主動向對方表達歉意,以建立良好的親子及家庭關係。

疫情下一成七家庭快樂指數不合格,近兩成知道家人有困難仍很少鼓勵對方
調查訪問疫情下的家庭快樂指數(1分為最低,5分為最高),結果發有近六成(59.8%)的受訪家庭表示快樂(4分)及非常快樂(5分),但仍有一成七(17%)家庭不快樂(1-2分),屬於快樂指數不合格。
調查問及家長會否主動了解家人心事,一成三(13%)的家長很少(9.4%)或從不(3.6%)主動了解家人心事。另外,調查問及當知道家人遇到困難會否主動鼓勵對方,超過兩成(22.8%)的家長表示會很少(17.7%)或從不(5.1%)在知道家人遇到困難後,會主動鼓勵家人。

余先生表示,家庭快樂指數源自於家庭的關愛和溝通,當家人之間有多主動關心對方,在對於困難時給予鼓勵,會令家人明白「家,是人生的避風港」,遇到困難會更願意向家人表達,同時也減低子女在遇到困難的時候,只會向外人求助的情況。除此之外,余先生鼓勵家長更可以多與子女參與不同類型的親子活動,增加親子時間,培養共同話題,有助提高家庭快樂指數。

超過八成家長認為疫情令自己及孩子更主動關懷身邊人
調查訪問家長認為疫情能否使自己和自己子女更主動關懷身邊的人,超過八成(81.6%)的家長同意疫情能令自己和子女更主動關懷身邊的人。

與此同時,調查亦訪問了家長讓子女懂得「關愛與包容」身邊的人是否重要(1非常不重要,5非常重要),超過九成(95.6%)的家長表示同意(3-5分)。而在訪問家長在教育子女成為一個懂得「關愛與包容」的孩子,以身作則是否重要時(1非常不重要,5非常重要),九成五(95.1%)的家長更表示以身作則十分重要(4-5分)。

最後調查發現接近五成家長(47.2%)均認為教育子女「關愛與包容」的責任為家庭的責任,其次分別為政府公眾教育(26.9%)、學校教育(26%)。

余先生表示,很高興在是次調查中發現,家長認為在教育孩子成為懂得關愛與包容的人,「家庭教育」責任最大,而家長也知道以身作則的重要性。這次相比起在2019年我們的調查發現 ,當時家長認為教育子女成為一個有禮孩子,學校教育是最大責任。兩次同類調查結果相比,家長開始明白在教育子女成長的路上,家庭教育是重要的一環。最後,余先生表示,希望訪透過【CEO家長 ‧ 疫地宜笑計劃】鼓勵香港家庭發掘並發揮「關愛和包容」精神,以正面樂觀態度面對疫情挑戰,「疫地宜笑」。


《香港家庭教育學院》是一非牟利團體,成立目標是在全港層面推動家長教育,提升家長管教子女效能,從而有效協助子女健康成長。

【CEO家長 ‧ 疫地宜笑計劃】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「公民教育活動資助計劃」資助。 對象以家庭為主(包括學生和家長)及公眾人士,透過一系列的活動,讓家長及子女發掘並發揮「尊重、負責、關愛,包容」精神,帶出「疫地宜笑」正面樂觀的精神感染社區及身邊的人,讓社區和香港更充滿正能量。
活動一:「疫情下的關愛精神」意見調查;
活動二:IG濾鏡設計親子工作坊 | 舉行時間:現正招募中;
活動三:社交程式表情包設計比賽 | 舉行時間:預計8月展開;
活動四:CEO家長講座 | 舉行時間:預計8月展開;
活動五:CEO家長選舉 | 舉行時間:預計10月展開。

密切留意:Facebook :HKIFE